今年以来,滁州市持续深化爱国卫生运动,动员各级文明村镇示范带头,频亮绝招,着力解决村庄垃圾清理、污水治理、环境整治、长效管护等方面问题,促使农村人居环境大改变。
“三管齐下”建设美丽新家园
为聚焦农民群众最关心的村庄“脏乱差”问题,安徽省文明村镇水口镇以整治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为重点,“三管齐下”建设美丽新家园。
抓好“五清”攻坚。全面开展村庄生活垃圾清理,对公共活动场所、中心村(自然村)、沿村公路、村道沿线、入户道路和农户房前屋后等进行清理,引导农户对院内、室内堆存垃圾和废旧物品进行清理、集中清运,做到村庄内外无散乱垃圾。以房前屋后河塘沟渠、排水沟等为重点,清理水域漂浮物;有条件的地方实施清淤疏浚,采取综合措施恢复水生态,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

抓好“一改”提升。结合近期各类节日和每月党员主题日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农民积极参与以清洁家园为主题的自发性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大卫生防疫、健康生活等宣传教育,建立文明向善村规民约,提升村民清洁卫生意识,改变日常不良习惯和行为。
抓好“长效”巩固。坚持问题导向,建立健全民建、民管、民享的村庄卫生保洁、设施管护、日常管理等长效机制,做到有制度管理、有人员干事、有资金保障,实现乡村环境整治常态长效。
“四手联弹”奏响人居环境新乐章
安徽省文明村镇铜城镇则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结合本镇“社会化保洁服务”的成功经验和“五清一改”工作效应,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打造生态宜居美丽铜城。
以宣传引导为先手,奏响宜居铜城前奏曲。该镇坚持环境整治与转变观念相结合,广泛开展环境卫生宣传工作,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截至目前,累计出动流动宣传车880次,悬挂横幅标语196幅。同时,该镇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党员先锋队作用,通过系列宣传营造社会共治氛围,建立村级“文明户”评选机制,通过示范带动、家风教育、文娱宣传,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共建宜居幸福家园。
以镇村联动为抓手,奏响宜居铜城协奏曲。该镇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镇村书记”一起抓,做好村庄清洁行动部署动员、督促指导、检查验收等工作,鼓励群团组织、社会力量等参与村庄清洁行动。今年以来,全镇参加村庄清洁行动7500余人次,清除路边杂草25万平方米,修理绿化草坪16万平方米,清理沟渠18公里、淤泥185万方,清理农业生产废弃物145吨,清理乱搭乱建26户,清理废旧广告牌75个,清理无功能建筑面积480平方米,镇村风貌不断改善。

以长效管护为推手,奏响宜居铜城交响曲。坚持规?;?、专业化、社会化的运营机制,避免出现“重建设、轻养护、有人修、无人管”的问题,确保设施稳定运行,长期发挥作用。同时加强绿化维护,三年投资270万元,对全镇18万平方米的绿化花草树木进行社会化维护管理。加大设施投入,投资57万元,更换了垃圾压缩机,投资16万元购置了吸粪车3辆,提升垃圾粪污处理能力。目前,该镇长效保洁集中机制逐步建立,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形成制度化、常态化。
以项目建设为拉手,奏响宜居铜城奋进曲。通过对接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项目,先后有8个村(社区)清理水塘18面,清理漂浮垃圾15吨,清理污泥23万立方米。通过对接美丽乡村长效管护,统筹加强环境整治示范村建设。通过对接河长制贯彻落实,加大巡河频次和巡查力度,解决沿河垃圾、河道垃圾乱到垃圾现象,规范河道治理。同时,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方式,对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及厕所改造等基础设施给予补助,结合项目建设带动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谱写了宜居铜城新篇章。

“五制并举”托起村庄高颜值
安徽省文明村镇涧溪镇鲁山村通过“五制并举”工作机制,发动村民主动参与到房前屋后污水治理和环境整治中来,托起了乡村高颜值。
项目投放竞争制。即把各类惠民项目优先投放给“五清一改”治理效果明显、群众积极投资投劳、支持参与度高的村组,形成“想要项目就得先搞好自治”的政策导向。
党员干部示范制。从党员干部先实施“五清一改”,并自觉动员自己的亲友率先实施,最终带动全村庄群众支持和参与。
联系帮扶指导制。各自然村庄理事会成立后,镇、村按照“1+1”模式对各村庄明确联系帮扶人,指导理事会成员开展工作,帮助理事会把方向、定方案,解决矛盾,和理事会一起宣传发动群众。
评比表彰激励制。涧溪镇党委在鲁山村人居环境整治点率先开展理事会年度评比表彰工作,被评为先进理事会和先进个人的,给予一定工作经费奖补和物质奖励??埂笆俏拿骰А薄拔拿骷彝ァ钡绕姥』疃遗剖痉?,激励引导群众比学赶超。
就地取材引导制。通过就地取材免费提供毛竹、砂子、拆旧产生的石头等让群众得实惠,引导群众完善提升自己家前屋后基础设,有效破解了以往农村工作中经常出现的“政府干、群众看”问题。
群众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主体,文明村镇大家建,宜居环境大家享,滁州市其他各级文明村镇皆在深思细谋,探索实践,不断加强乡村治理,携手共建宜居宜业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