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交通秩序井然有序,居住环境优美舒适,居民生活幸福和谐……近年来,滁州市琅琊区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宗旨,创新机制、丰富载体、拓展领域,为全面做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龙池社区汉学堂举办腊八节
压实责任 细化分解促整改
一直以来,琅琊区委、区政府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一项战略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整体布局,以创建为民情怀、坚持不懈努力、求真务实作风,全力推进文明城市创建。
“2020年要在巩固攻坚年、突破年成绩基础上,深入实施核心价值引领、文明实践深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精塑、幸福家园共建等五大工程,有针对性进行小改造、再整治、大提升等专项行动,打响‘美好琅琊’城市品牌,为确保全市‘年度测评成绩全省保二争一、三年测评总成绩进入全国前列’贡献力量?!崩喷鹎榧怯喑闪炙?。
在创建中,琅琊区立足于长期性和长效性,坚持顶层设计,着力强化领导、责任和保障机制。琅琊成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指挥部,区委主要负责同志挂帅,各单位各部门明确“一把手”主抓,建立创建调度工作机制,坚持“一竿子”到底,构建“区、街道、社区(村)、网格、楼栋”五级调度推进体系,把创建任务细化到人,分解到点,序时到位,逐级明确任务,逐层压实责任,形成创建工作有人管、有人干、干得好格局。
同时,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办公室专门成立督导组,对全区所有测评点位开展不间断拉网式督导检查,对发现问题列出台账清单,及时通报调度,限期整改落实,以督查问责倒逼创建工作落实。两年来,共下发通报41期、督办单550余件,涉及问题1.6万个,除常效保持问题外,整改率100%。
“最美志愿者”颁奖仪式暨春节联欢晚会
以人为本 市容市貌展新颜
平坦通畅的道路,车流有序通行;人流穿梭的小街背巷,难觅占道摊点;昔日的老旧小区,如今也焕然一新……行走在琅琊区,城市环卫质量显著改善,市容管理井然有序,市民满意度大幅提升。
“四牌楼社区给我的感觉越来越美丽,环境越来越好,外地亲戚朋友每次来我这里,都对社区环境赞不绝口?!弊魑呐坡ド缜用瘢钗暮坪茏院?。位于琅琊老城区中心地带的四牌楼社区,能有如此变化,得益于城市环境整治,得益于文明创建。
在创城工作中,琅琊区紧密联合3家环卫保洁公司和辖区8个街道,深入开展环境卫生专项整治行动,并重点突出城市建成区、拆迁作业区、城市出入口和国、省道路及铁路沿线的环境卫生清理,严格落实台帐调度、销号管理,确保城市环卫水平质量大提升、大变样。据统计,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琅琊区清理垃圾8000余吨;清理主次干道、小街巷各类小广告2万多处;6条道路门头店招、外立面改造提升工程顺利完工;拆除违建16万余平方米,其中三官社区拆违工作受到市委主要领导肯定。
在琅琊区干部心中,群众的“关心事”就是“创城”的“头等事”,群众的“急需事”,就是政府的“急办事”。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小利益”,都与其自身的日常生活有关。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琅琊区顺利完成34个老旧小区整治改造提升工作,其中,竹锦北苑成为全省首例加装电梯的老旧小区;改造12个农贸市场、79座公共厕所,整治提升63条背街小巷;在全市率先启动龙池花园等7个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

志愿者在开展清洗城市公共自行车志愿服务
道德培育 引领时代新风尚
三岔路社区新光巷入口,一块崭新的5米多高的新光巷标识牌,沿巷而走,中华传统二十四孝、醉翁亭记、滁州文明16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文化墙、公益广告等依次展开,煞是好看,处处细节见精神。
自创城工作开展以来,琅琊区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市民文化乐园、公交车站台等平台载体,运用公益广告、文艺作品等形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做成城市中一道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在给市民带来视觉享受的同时,也让市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明的熏陶。
危难时刻显身手,无私奉献守护人民群众安全的社区居民、“中国好人”潘超父子;捡到万余元现金,主动联系失主归还并婉拒酬谢,弘扬诚信文化“中国好人”金恒林……
欲建“文明城”,先育“文明人”。一直以来,特别是在创城工作中,琅琊区将提高市民素质作为文明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从点滴做起,在教育中培养,在实践中塑造,在环境中熏陶,使市民素质在创建中得到提高和升华。近年来,在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下,琅琊区“中国好人”、“安徽好人”、“滁州好人”、“琅琊好人”等先进典型不断涌现,引领了正确的社会价值导向。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区级以上好人252人,其中中国好人4人,安徽好人4人,滁州好人103人。
与此同时,琅琊区不断提高志愿服务工作水平,积极开展志愿者招募、注册工作,动员干部职工、学校师生、社区居民、青年团员等各类人群加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服务队,围绕城市美化、文明创建、重大节日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截至目前,全区志愿者注册比例高达19.4%,2800余名在职党员响应“双报到双服务”号召,走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充分运用一个区级实践中心,8个街道实践所,53个社区(村)实践站,N个特色实践点,组织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1万余场。(安徽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