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随着最后一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治愈出院,滁州市新冠肺炎病例实现“清零”。随着企业复工复产,商家恢复经营,社会经济生活秩序逐步回到正轨,滁州市的疫情防控工作成果显著,但防控意识不能减、防控之弦不能松。
5月20日,市新冠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发布《滁州市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三十条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健全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常态化防控机制。《措施》从聚焦重点人员、聚焦重点环节、聚焦重点部位、聚焦重点规范和聚焦重点支撑五大方面出发,详细列出了30条防控措施。
《措施》指出,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要聚焦重点人员,做到及时发现。要能够第一时间掌握入境、离鄂离汉及高风险地区来滁(返滁)人员信息,实现精准落地找人,做好日常追踪管控,尽可能将拟入境人员稳在当地、稳住人心。
对入境来滁(返滁)人员,要落实健康申报、定点隔离观察、核酸和血清抗体检测等防疫措施;入境解除隔离来滁(返滁)人员,要纳入社区(村)健康管理,其中已治愈的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严格落实出院患者健康管理措施。对于离汉和高风险地区来滁(返滁)人员,要一律纳入社区管理、发放健康告知书、开展健康状况问询、验证健康码信息、进行核酸检测(能提供来滁前7日内核酸检测报告的除外,在等待检测结果期间,应居家观察)。
《措施》还指出,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要聚焦交通运输、“安康码”的推广、集中隔离措施、快速处置和无症状感染者的管理等重点环节,做到快速处置。
对客运场站、水运码头和交通运输工具加强通风消毒,司乘人员严格执行防护措施和检查措施。要加快“安康码”的推广使用,扩大核酸检测覆盖面,重点人群要做到“应检尽检”。对新增确诊(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在2小时内完成网报、12小时内完成实验室检测、24小时内完成初次流行病学调查;对发现的无症状感染者,由定点医院集中医学管理;对确诊(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第一时间实行集中隔离。
《措施》强调,要聚焦社区(村)、养老院等机构、复工复产的企业、商场等场所、学校、景区等重点部位,做到精准管控。
城乡社区(村)网格化管理要延伸到楼栋、家庭和个人;养老院、福利院等机构要继续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复工复产企业,要加强健康监测和出入登记管理,逐人建立健康档案;开放商场、超市、餐馆等生活场所;公园、图书馆、影剧院等娱乐休闲场所采取网上预约、分流限流等方式开放;校园防控管理,要牢牢管住“居家、路途、学?!比鲋氐悴课?,落实体温检测、错峰就餐、教室通风消毒等措施;旅游景区作为人员密集场所,要推行分时段游览预约,严控日接待游客量。
关于聚焦重点规范,做到有效救治,《措施》提出,医疗机构要强化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管理,第一时间发现病例;不同类型的确诊病例要转送相对应的定点收治医院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各定点医院要严格遵从最新版本诊疗规范,诊疗方案要标准化;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必须落实标准预防措施;治愈患者实行14天集中隔离和医学观察,定时定点复诊。
《措施》中最后一部分是聚焦重点支撑,做到保障到位?!洞胧分刑岢?,要加强宣传引导普及新冠肺炎疾病知识;提高健康素养,倡导市民践行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加快核酸检测能力建设;完善公共卫生应急处置体系,满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需要;健全联防联控机制,筑牢“防火墙”;压实党委和政府责任,坚决不让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前功尽弃;强化经费保障,保障防疫工作运转;严格督导考核,加强工作落实情况督查督办力度。(皖东晨刊 记者郭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