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名称:来安县“春风行动”为来安县适龄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志愿服务项目
开展项目的时间:2016年
参与项目的注册志愿者人数:21人
项目负责人:赵仁来
项目概述及亮点成效:
滁州市特殊教育中专学校始建于1974年,原称为来安县聋哑学校,2017年经滁州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滁州市特殊教育中专学校,是集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和康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为一体的十五年一贯制特殊教育学校。自2016年起,滁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在做好学校教育的同时,针对不能到校上学的残疾儿童,组织教师开展了“送教上门”志愿服务活动。全县需要送教上门的残疾儿童共48人,分布在各乡镇,家庭大多因残致贫,学校组织21名志愿者教师,分成了5支志愿服务队,每个周六为适龄残疾儿童开展“送教上门”服务,让他们享受应有的教育权利,让孩子们感受到快乐和关怀。
爱心助残,四送上门
为全县不能到校就读的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开展送教上门活动,根据残疾儿童少年的实际教育需要,力求尽可能全面地实现育人和康复,确定了“四送”:送安全——安全不保,谈何教育。因此,学校把安全知识教育列为“送教上门”头条,做到节假日走访,寒暑假入户,生活中提醒。送温暖——志愿者教师及时传递问候与爱心,做到节日慰问与平时关心结合,特别重视对重度、多重残疾和单亲、留守、困难残疾儿童看望,用温暖激发信心和勇气。送技能——为了使有困难的残疾儿童和家长掌握更多的康复教育技能和方法,学校组织有专业特长的志愿者教师,长期对家长和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教育技能的服务,坚持给重度及多重残疾儿童康复训练进行指导;对听障生家长进行手语辅导和聋孩子的语言训练。送知识——每学期根据学生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个别化教育方案。同时与学生家长谈心交流,适时进行心理疏导,传授家长最前沿的教育方法和康复知识,让他们在家中也能给孩子实施简单教学和康复。
风雨奔波,情暖人间
送教老师们针对每个学生情况,采取“一生一案”的方法,进行人员分工,排出课程表,制定切实可行的个别化教育方案。送教中,有针对性地对残疾学生进行浅显易懂的知识教授,同时还对其感知、认知、语言、生活自理等方面进行康复训练,同时加强对学生家长进行家庭康复训练的培训。这一举措让残疾孩子实实在在的感受到社会、学校、家庭的关注与关怀,让他们更加乐观、自信地面对生活。教师在送教内容的选择上,突出“生活”二字,无论是语文教学,还是数学教学,甚至是音乐、运动等综合教学,都是以最简单的生活自理和解决最基本的生活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适应生活,独立解决生活基本问题的能力为核心。教学过程中不求快,不求多,只求不间断,有起色、有进步,重视情感投入,自始至终表达对孩子信任,教师用生动语言、形象动作、丰富表情来感染学生情绪,表扬、鼓励他们,树立“我会、我行、我能”的信心。
“送教上门”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老师们志愿付出,无怨无悔,他们表示:只要是孩子们的需要,我们将会义无反顾把工作持续下去,在实践中努力探索更加适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把送教上门工作做实、做好,让这些不能到学校来上课的残疾儿童感受到世间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