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名称:来安县“阳光普爱·天使在行动”志愿服务项目
开展项目的时间:2005年
参与项目的注册志愿者人数:60人
项目负责人:余东东
项目概述及亮点成效:
家宁医院建院于2004年,是一所综合性、非营利性民营医院。为了扩大民营医院在当地的影响力,拓展医疗服务市场,医院针对乡村医疗服务薄弱和对优质医疗服务的迫切需求,医院主动于2005年成立志愿者服务队,开始实施健康扶贫义诊项目。项目立足于社区、乡村和偏远山区,着力解决群众基础医疗保障需求,采用形式包括公益派送、健康咨询、讲座等形式,免费为敬老院老人体检,为贫困山区居民义诊、发放药品和宣传资料。
服务于民,健康扶贫义诊向基层纵深延伸
2005年起,健康扶贫义诊项目实施正式起步,主要集中在来城社区和乡镇范围进行,不设义诊固定场所,起初每年开展义诊4至6次,每次接诊人数约50人,免费送出千元药品。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和医改的深入开展,义诊频率逐渐增多,2016年,家宁医院作为牵头单位,带领4个乡镇开展医共体建设,并先后与施官镇、半塔镇中心卫生院实行了紧密型医共体合作,为此家宁医院健康扶贫义诊项目主要集中在半塔镇、施官镇、杨郢乡、张山镇进行,真正建立与当地贫困群众需求有效对接的平台,包涵参合农民15.27万人。家宁医院充分利用自身公共资源,建立义诊+咨询+治疗模式,健康扶贫义诊项目向基层纵深延伸。
制度保障,健康扶贫义诊常态化、长效化
健康扶贫义诊工作已被纳入院绩效考核内容,作为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项目由院党总支、医务科和绩效办负责组织落实和考核。
该院广大党员、青年团员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自觉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利用个人时间,积极参与志愿者服务,落实健康扶贫义诊。为医共体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人才支持,使健康扶贫义诊项目得到有效实施。从外科、内科、妇产科、骨科安排技术骨干落实医疗支援,参加驻点义诊、轮流排班,为基层患者解除病痛,为当地卫生院带去了最前沿的医学知识。
提升项目服务水平,培育选树带头人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自身的健康状况,提高健康意识,他们还为群众赠送了健康宣传资料。使群众对养生保健知识有了新的了解,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带来的温暖,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家宁医院在实施健康扶贫义诊项目过程中,用心铺设党、团建成长路,坚持把优秀职工“染红”为党员,把党员“萃青”成技术骨干,把技术骨干“镀金”成先锋模范,先后在医院业务技能好、群众基础好、带头参加志愿服务的优秀职工中发展了10名新党员,涌现出“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安徽省十佳志愿服务优秀典型”张国秀、“中国好人”“全国五好家庭”杨凡等一批为民服务排头兵。2018年12月,家宁医院学雷锋志愿服务队荣获县“十佳最美志愿服务组织”。
关爱社会弱势群体,扶贫助困解疾苦
冯家德是我县三城镇冯巷村下郢组农民,今年68岁,家中仅1人,生活十分拮据,是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8月1日,在健康扶贫义诊中,了解到冯家德“头晕头昏”病情,通过健康宣讲,他入住家宁医院神经内科治疗,经检查为左侧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手术需要一大笔费用,对于已经被生活拮据压垮了的这个脆弱家庭,一笔巨额医药费无异于天文数字,吓到冯家德和家人要放弃治疗。家宁医院为冯家德行左侧大脑中动脉支架+弹簧圈栓塞术,虽然手术治疗前前后后花去费用178388元,但经过新农合报销,个人只需自付三千元。
健康扶贫义诊项目实施以来,共开展义诊388次,受益病患者10万余人,发放医疗宣传资料20多万份,捐助、救助资金累计1300多万元。来安县家宁医院志愿服务队的每一位队员凭着精湛的医术,视患者为亲人的态度,义诊同时及时资助多位贫困患者,在社会上产生积极影响,被群众亲切地称为“阳光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