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南谯区腰铺镇梅铺社区,注册志愿者1604人,注册志愿者人数占社区常住人口的比例为15.6%。近年来,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志愿服务+基层治理”服务模式,着力打造“梅家乐”志愿服务品牌,组建“红领巾环保小卫队”“好邻居家政帮帮团”“爱心维修站”等12支“梅家乐”志愿服务小分队,实施“梅家乐爱心课堂”“情暖银龄”“阳光助残”“红领巾云宣讲”“邻里一家亲”等7个志愿服务品牌项目,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平台,精心做好“一老一小”、困难群体帮扶志愿服务活动,年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50余次,受众2万余人次。

梅铺社区开展“邻里一家亲 欢乐庆元宵”志愿服务活动
传承“家常味”,党情育新人。一是办好“红色课堂”。邀请当地抗战老兵、50年党龄老党员,把英雄事迹、语录、家书等融入讲稿,用“大白话”讲述初心故事,用“活语言”说新时代的好故事、新变化、实成果,举办“庭院微党课”“小板凳课堂”等小讲堂150场次,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与时俱进。二是办好“主题课堂”。挂牌滁州学院、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充分链接高校优质的教育资源和人才资源开办“梅家乐爱心学堂”。打造“英雄故事汇”、“周三小课堂”等精品课程,在每年的寒暑假给辖区的未成年人免费提供美术、音乐、科学普及、作业辅导等志愿服务;开设象棋、书法、兵乒球等兴趣班,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三是办好“流动课堂”。加强“校企社”联动共建,整合南谯消防救援大队等40余家共建单位和社会力量,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中心,围绕“中心吹哨、分队报到、服务高效”模式运作,常态化开展“送学上门”等便民服务活动100余次,让群众在家门口便捷学习到消防、急救、环保等知识。

梅铺社区志愿者和辖区孤残老人欢聚一堂,吃汤圆、猜灯谜、看冬奥
突出“乡土味”,文明入民心。一是以乡音传党音。在“红色议事亭”等微阵地,社区干部、乡贤人士与社区党员群众围坐在一起,用通俗易懂、生动朴实的“乡音土话”、详实鲜活的“身边故事”开展面对面、互动化宣教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传达到群众心里。二是以乡情释国情。结合三句半、群口快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理论政策宣讲100余场次,开展“家乡变化我来说”活动19场,让群众切身感悟党的政策带来的美好生活,引导党员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三是以乡味融邻里。深入农家庭院等阵地,精心组织实施“我们的节日”“邻里一家亲”“小手拉大手”等活动80余次,并将活动宣传视频转发至各个居民微信群、朋友圈、媒体平台推广,让文明新风蔚然成风。

梅铺社区开展“弘扬雷锋精神 传承榜样力量”主题绘画活动
增添“新鲜味”,幸福传万家。一是激活青春力量。积极向“五老人员”和“小区能人”发出招募令,充实“梅家乐助教团”,结合自身专长,参与项目建设。2022年以来,吸纳81名小区“五老人员”和热心青年能人,培养专业社工6人,服务于社区爱心学堂、情暖银龄等多个志愿服务项目,为社区治理注入新活力。二是激发云上力量。孵化“梅家乐”红领巾云宣讲小分队,创作“乡风文明童谣”,精心录制视频《扫黄打非小童谣》《防溺水安全》等短视频作品30余个,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宣传,网络传播量超30万次,受到辖区群众的广泛好评。三是激荡榜样力量。每年开展“身边好人”“诚信经营户”“最美志愿者”等各项文明评比活动,评选各类典型76个。通过选树表彰身边先进典型,示范带动更多居民群众投身志愿服务、参与文明实践,让“梅家乐”真正实现乐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