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戏曲是中华文化瑰宝,从2016年全国戏曲进校园经验交流会,到2017年中宣传部等4部门出台《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戏曲进校园逐步走进各地大中小学,融入校园生活。一年来,滁州市始终把弘扬传承传统文化作为全市中小学综合教育的重要内容,持续深入推进戏曲进校园工作,创新方式,寓教于乐,让传统戏曲文化在学生们心中生根开花。
随着中央、省、市支持戏曲传承发展政策的出台,滁州市各地全面启动戏曲进校园活动,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加大资金投入,培养师资队伍,努力将“戏曲进校园”活动打造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平台。
3月21日,春光明媚,天长市2017年“戏曲进校园”首场演出在天长市芦龙中学校园广场举行。
3月10日,天长市“戏曲进校园”音乐老师培训班在城南小学举行,来自全市农村中小学近300多名音乐老师接受了培训。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校美育教学水平,提高教师戏曲艺术素养和人文素养。
为让更多学生了解戏曲文化,不断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滁州市各地广泛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天长市大力推进戏曲进校园活动,在全省县级率先举办“戏曲进校园”活动,并将活动从城区延伸到农村,完成全市农村所有中小学戏曲巡演工作,让广大师生在校园免费欣赏到戏曲文化“大餐”。
滁州市在大力推进“戏曲进校园”活动的基础上,紧抓培养学生兴趣这个关键,将戏曲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结合,以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戏曲文化贯穿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加强戏曲的通识教育,引导全市青年少对传统艺术的理解和热爱,形成校园、家庭、社会工作合力,营造传承发展良好环境。
戏曲进校园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当前,滁州市各地坚持以中宣部等4部门《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探索将传统戏曲从剧场引入课堂新形式,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爱上戏曲,传承和发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戏曲进校园”,从面上来看,传承的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从点上来说,丰富的是学生的校园文化。但如何把让这一惠民实事取得良好效果呢?笔者认为,“戏曲进校园”最关键的是要接地气,重点要做到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学生。[详情]
戏曲进校园目的是让戏曲走出传统的舞台,走进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之中,让他们从小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进而爱上戏曲。如何让戏曲进校园这一工作更具实效?在笔者看来,要在“常长”上下功夫…[详情]
戏曲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为此,中央出台了系列支持戏曲进校园的政策措施,要求大中小学结合学校教育实际及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特点…[详情]
戏曲进校园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戏曲传承发展的重要工作??购孟非T肮ぷ鳎龅健靶紊窦姹浮?、 “形散而神聚”,在表现形式和精气神韵上齐头并进,方可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详情]
中宣部、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于日前出台《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明确戏曲进校园工作的指导思想及主要形式等,提出到2020年,戏曲进校园要实现常态化、机制化、普及化,基本全覆盖。[详情]
戏曲作为中国流传已久的文化形式之一,包涵了音乐、歌唱、舞蹈、武术和杂技等多种表演方式,不同于西方的歌剧、舞剧、话剧。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豫剧、越剧、评剧、黄梅戏”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详情]
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先民在千年的实践中创造的独特艺术形式。它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表演等众多艺术形式融为一炉,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详情]
戏曲是一种独特的美的艺术,中华戏曲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学校本身就是美感教育的主要阵地,美感教育就是对心灵的熏陶和人格的栽培,让人识别真善美与假恶丑,认识尊严和道德的价值。[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