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先辈,学会感恩。清明期间,滁州市各级文明单位党员干部纷纷走进烈士陵园开展祭扫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传承先烈遗志。中小学校以主题班会、道德讲堂、网上献花寄语、经典诵读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传统文化,增强爱国爱党意识,感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珍惜当下美好生活。
祭扫活动中,滁州军分区向烈士纪念碑敬献了花篮,全体官兵职工默哀1分钟,并瞻仰了烈士陵园,学习英烈光荣事迹。
清明节期间,滁州市交通运输局认真安排清明节主题活动,进一步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月1日下午,腰铺中心小学师生经过精心准备举行了把传统文化与缅怀革命先烈相结合的“我们的节日—清明诗歌朗诵会”活动。
为了号召学生缅怀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继承革命烈士的光荣传统,根据文明办及教育局文件精神和本校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解放小学组织开展了“清明时节 缅怀先烈”主题系列活动。
清明期间,滁州各地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广泛开展系列主题实践活动,线上以网上祭英烈活动为载体,组织各级文明单位、中小学校、村镇、社区开展2017“我们的节日?清明”网上祭英烈网络寄语活动,线下发布文明祭扫倡议书,举办“清明祭英烈”启动仪式,拉开清明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序幕,在全市掀起绿色清明、文明祭扫新风。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缅怀革命先烈,铭记历史,珍惜当下。3月30日上午,主题为"缅怀先辈、学会感恩"的2017年滁州市"清明祭英烈"活动启动仪式在定远县藕塘革命烈士陵园隆重举行。
2017年清明节,滁州市各地以"缅怀先辈、学会感恩"为主题,以线上线下齐开展的方式,启动"清明祭英烈"活动,倡导文明祭扫,引导全市群众特别是未成年人学习党史国史和英模事迹,感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清明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清明期间,除了祭祖扫墓,人们外出踏青,放风筝,吃青团,以不同形式传承悠久的民族节日传统。志愿者们广泛开展“文明祭扫、绿色清明”志愿服务活动,将传统文化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传播绿色清明理念,以实际行动让文明祭扫深入人心。
4月3日,游客在琅琊山风景区游玩。万物生长,清洁明净。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清明假日期间,滁州市天气普遍晴好,草长莺飞,花团锦簇,处处洋溢着春的气息,市民们纷纷走出家门,感受春天的美好。
奉献的青春最美,劳动的假期最快乐。清明小长假的第一天,滁州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团队放弃休息、回家和出游,兵分两路走上街头开展志愿服务。
4月2日,在清明节到来之际,凤阳县大庙镇组织综治办人员和部分村综治专干人员及东陵村干部到东陵村张冠周墓前祭扫为救落水同学而牺牲的见义勇为好少年、“中国好人”张冠周,向张冠周墓敬献了鲜花。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为弘扬传统文化,追寻历史文脉,清明期间,滁州市广泛发动志愿者开展“我读清明诗”、“我的清明印象”主题网络文明传播活动,让更多的人接受经典传统文化熏陶,体悟清明节的文化内涵,丰富节日氛围,让清明节更加富有意义。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清明祭奠英烈的方式也在与时俱进。而当下微博、微信、微视频(简称“三微”)的广泛应用,无疑为清明祭英烈活动提供了无可比拟的媒介平台。笔者认为,要让“三微”在清明时节以祭奠英烈的形式自觉“霸屏”,方便广大民众更广泛的参与。 [详细]
清明时节,人们焚香祭奠,扫墓踏青,用各种方式祭祀祖先、缅怀故人、慎终追远、寄托哀思,这是人们表达中国式亲情的优良传统。近年来,传统祭扫方式逐渐被新兴的方式所替代,鲜花祭扫、网上祭奠渐渐被人们所接受,人们也在更文明、更优雅、更现代地表达对已故亲友的怀念之情。[详细]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重要节日,祭祖扫墓、缅怀先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随着清明节的临近,各种祭祀、扫墓活动也将蜂拥而至。笔者认为,作为中国传统的一种祭祀活动,清明祭祀既要继承传统,更要跟上“文明潮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