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敬业奉献类(3组4人)
1.唐超,女,1988年6月生,中共党员,南谯区人民法院乌衣人民法庭庭长。唐超善于调解、业务精湛,14年间办理案件4100余起。2021年起,唐超成为少年审判法庭负责人,共办理相关案件106件,调撤率超60%。她将柔性司法理念融入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之中,在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中,主动担负法治启蒙老师,积极联合妇联,强化涉未成年人家事案件的诉前调解工作。在办理抚养权、探望权案件时,邀请教师、社区工作者、心理咨询师,针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进行心理疏导,提出专业建议。唐超获评全国法院先进个人、全省法院优秀女法官、全省法院少年法庭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2.陈友根,男,1975年11月生,中共党员,皖东综合试验站站长、明光现代农业科技合作推广服务中心主任;王冬良,女,1973年10月生,中共党员,皖东综合试验站甜叶菊花卉产业首席专家、安徽省明光市艾草及绿色食品产业省级科技特派团团长,二人系夫妻。陈友根和王冬良同为安徽农业大学副教授,2016年,陈友根、王冬良夫妇主动申请送“技”下乡,赴皖东综合试验站任职。夫妻二人白天忙教学,晚上开展特色作物良种培育技术攻关,业余时间为农户开展培训;大力发展食用菌和花卉苗木特色产业,培育食用菌新品种12个,选育艾草、甜叶菊等农业新品种14个,指导60家企业从事食用菌、艾草、甜叶菊、花卉育苗生产及加工。在陈友根夫妇的助力下,2023年,明光食用菌产量突破300吨,产值接近1亿元,艾草种植加工产值突破30亿元,甜叶菊育苗生产产值突破2亿元,花卉企业产值突破4000万元。陈友根获评安徽省优秀科技特派员、安徽省科技进步奖荣誉;王冬良获评第九届中国花博会科技成果奖、安徽省科技进步奖荣誉。
3.唐凤,女,1977年3月生,滁州市特殊教育中专学校教师。唐凤从事语文教学和听障儿童的语言训练工作,27年来,她用爱坚守,关注听障学生成长,帮助100余名“折翼天使”跨越障碍,融入社会。为践行“让每个孩子都能够享有接受教育机会”的初心,2018年起,她坚持送教上门,定期为无法入学的残障孩子送教,为他们带去优质教育资源和发展机遇。周末会往返100多公里为全县12个乡镇因特殊原因不能入校的孩子上课,累计为22名学生送教120余次。她还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帮助指导多名青年教师迅速适应工作环境、开展教育教学,成长为优秀的特教老师。她潜心钻研特殊教育,撰写的多篇论文在省市级特殊教育论文评比中获一、二等奖,1篇论文在CN刊物《语文课内外》发表,对特殊教育研究工作发挥重要的参考作用。唐凤获评滁州市最美教师荣誉。
二、助人为乐类(1组1人)
4.龙明宣,男,1946年5月生,全椒县襄河镇屏山社区居民。龙明宣自幼父母双亡,邻里乡亲对他照顾有加,让他从小心怀感恩之心,他靠着走街串户卖小商品维持生活,遇到谁有困难,总是伸出援助之手,卖货途中见义勇为,救起摔伤后意识不清的老人;乡邻忘带钱时,主动赊账;帮助邻居陈某义务接送三个孩子上学放学五六年;邻居何某因病做手术卧床,行动不便,龙明宣帮忙送饭菜三年。2023年10月11日,龙明宣突发急性脑出血离世,他的妻子按照他生前遗愿,将他的遗体捐献给安徽省红十字会遗体(器官)捐献中心,用于医学研究。龙明宣的感人事迹事?;裰邪苍谙摺⒊萑毡ǖ榷嗉沂∈兄髁髅教逍ǖ?。2023年11月,获省红十字会颁发遗体捐赠证书。
三、孝老爱亲类(1组1人)
5.朱小琴,女,1973年8月生,来安县雷官镇高场村村民。20多年来,朱小琴挑起家庭重担,照顾聋哑和患有精神疾病的三位兄长。朱小琴的3个哥哥均为聋哑人士,二哥三哥还患有精神疾病,生活不能自理,需要长期吃药。朱小琴日复一日悉心照料他们的饮食起居,叮嘱二哥三哥按时吃药,安抚精神偏激、暴躁的二哥情绪,时常耐心满村寻找走丢的三哥。在朱小琴的照顾下,三位哥哥身上干干净净,穿得整整齐齐。朱小琴大哥曾患甲状腺癌,她拿出积蓄带着大哥四处求医问药,无微不至照顾直至大哥病情平稳。朱小琴用自己的善良和坚持谱写了一段孝老爱亲的佳话。
四、见义勇为(1组1人)
6.王志,男,1979年9月生,中共党员,全椒县襄河镇花园村孙塘组居民。2024年6月5日凌晨2时许,村里王晨家的豆腐坊突发大火,火势迅速蔓延,一时间火光冲天,情况紧急。半夜王志闻到浓烟味,立刻冲出家门,一边让邻居拨打119电话,一边接上水管,爬上屋顶开始灭火。起火的房屋内存放了几百斤黄豆及家用电器,火势一时难以控制,突然,一大团火苗喷涌而出,王志退后了几步,站稳后选择继续灭火。几分钟后,伴随着一声巨响,屋内存放的一个煤气罐因阀门漏气着火,巨大的冲击波将屋顶瓦片炸飞,王志从屋顶平台摔下,脚跟粉碎性骨折,疼痛使他几乎昏迷。在村民的帮助下,他被送往医院救治。随后消防队员赶来,将大火扑灭。正是因为王志的及时扑救,为消防救援赢得了宝贵时间。王志平时乐于助人,参加抗洪抢险,勇救溺水儿童,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平凡人的英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