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3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为进一步做好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滁州市广泛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三进”活动,增强公众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营造平安和谐的文明城市环境。
“普及防灾减灾知识 全民共建平安和谐”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进社区
宣传教育现场
在今年第13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围绕国家“防范化解灾害风险 筑牢安全发展基础”宣传教育主题,5月10日,滁州市审计局联合市消防救援支队深入紫南社区开展“普及防灾减灾知识 全民共建平安和谐”主题宣传教育进社区活动,面向社区群众普及灾害事故知识和防范应对基本技能,提高社会公众的主动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为全民参与防灾减灾、构筑生命安全防线、迎接建党100周年提供有力保障。
消防员向过往群众详细演示如何使用灭火器
活动现场,市消防救援支队将装有便携消防器材的消防车开进社区,利用车载视频不间断播放防灾减灾科普教育片及消防安全宣传片,加深群众对消防救援的直观认识和亲身体验。志愿者们通过发放《防灾避险应急安全常识》《消防安全常识宣传手册》《消防“五进”宣传折页》等资料,生动活泼、简洁明了地向群众普及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中注意事项、避险自救互救等基本知识。市消防救援支队的消防员从专业角度向现场观摩的居民详细演示火灾和紧急情况下如何使用灭火器、结绳等应急逃生疏散常识和自救互救正确操作方法,并耐心解答居民提问,热情互动。同时,结合文明创建,志愿者们还持续向社区居民发放宣传了《滁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滁州市民文明手册》《反食品浪费法》等宣传资料,常态化做好思想引导和知识宣传,不断推进滁州文明创建工作往细里落,向高位走,朝实处做。
防灾救灾暨地震逃生消防综合演练进学校
志愿者开展地震逃生知识讲座
今年5月12日是第13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为有效开展地震应急综合演练,增强师生安全应急防范意识,5月10日,市地震局、南谯区应急管理局、市实验小学与文昌花园社区联合开展防灾救灾暨地震逃生消防综合演练活动。
上午9点,滁州市地震局志愿者首先在学校阶梯教室给部分师生开展了地震逃生知识讲座,并指导逃生演练活动。他以一则《地震防灾减灾科普动画》视频导入,详细讲述了在地震来临的时候应当如何有效进行避震、安全自救、逃离到安全位置等相关知识。理论应用于实践,讲座结束后,学生在带队老师的指挥和带领下顺利完成了地震避险、紧急疏散的演练。在急促的警铃声中师生统一听从指挥,全部安全有序地疏散到操场。
学生进行紧急疏散演练
消防大队官兵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学生操作灭火器扑灭明火
南谯区消防大队为全校师生开展了消防安全培训及演练工作?;疃校来蠖庸俦猛ㄋ滓锥?、生动有趣的语言向师生们讲解了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灭火的基本方法、灭火器材的种类及工作原理、遇到火灾如何报警、逃生自救等防火灭火常识,并与学生们进行现场互动,使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到消防安全知识,有效地增强了学生们的消防安全意识。随后,在大队培训人员的指导下,师生们纷纷上前操作了灭火器扑灭明火的操作,扎扎实实地过了一把“消防瘾”。
此次演练活动的开展,强化了师生的安全意识,使抽象的安全演练变成具体的实战演习,提高了广大师生的自救自护技能,切实加强了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为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奠定了基础。
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培训进镇村
今年5月12日是第13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围绕“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这一主题,5月10日下午,全椒县减灾救灾委员会牵头组织县应急管理局、县科技局、县地震监测服务中心等单位在石沛镇石沛村举办防灾减灾知识培训和宣传咨询活动,着力提高广大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自救能力。
志愿者向群众散发防灾减灾宣传资料
在石沛村村委会会议室,县地震监测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向村民们详细讲解了地震的成因、地震的危害性、地震发生时怎样应急避险等地震科普知识。县红十字会组织专业培训老师,结合图片和视频,向村民们详细讲解了人们日常生活中能够遇到的应急救护知识,包括创伤后应立即止血,怎样给心搏骤停的病人进行心肺复苏,讲解通俗易懂,细致规范。随后,在村文化广场,志愿者向群众散发防灾减灾有关宣传资料,接受群众咨询,引导群众提高防灾减灾安全意识,科学应对地震、雷电、洪水等各类灾害。
襄水乡音文艺宣讲志愿服务队进行“防灾减灾”主题文艺演出
当天下午,相关部门还联合举办了防灾减灾专场文艺演出,来自襄水乡音文艺宣讲志愿服务队的文艺志愿者们,用民歌演唱、舞蹈、庐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广大群众进行了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好评。(文明网综合 张少雪)
安徽省滁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
地址:安徽省滁州市政务中心北楼601室 电话:0550—3030546
工作邮箱:wmb3820859@163.com 投稿邮箱:wmb3820859@163.com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者建立镜像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