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刻不容缓。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是医护人员肩负起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夜以继日地奋战在防控最前线;是镇村(社区)、物业工作者等舍小家顾大家、默默无闻地奋战在战“疫”第一线。抗击疫情人人有责,打赢抗疫阻击战,没有旁观者,需要大家并肩作战、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筑起一道道抗击疫情“防火墙”。
主动请战参与抗疫 齐心协力战疫情
“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期,大家都在家待着,没事别出门,确需出门买菜的,要带口罩?!崩系吃焙踔遗宕鳌暗吃敝辞凇焙煨湔?、手拿喊话喇叭,在明光市女山湖镇明珠社区老街穿街走巷,开展疫情防控宣传,主动帮助周边居民代买米面油,他的参与吸引了更多老党员报名加入。疫情爆发以后,琅琊区20余名退役军人成立了“兵哥哥”防控疫情党员突击先锋队,主动配合社区做好防疫宣导台值守、门岗设卡检查、辖区巡逻等工作?!?0后”大学生孙加雯、蒋文康主动联系潘村镇镇政府要求加入志愿服务队,挂条幅、贴标语,帮助镇、村摸排湖北返回人员信息,在村路口检测点站岗。
民主党派捐物捐款 同舟共济战疫情
面对疫情,各民主党派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滁州市餐饮行业协会秘书长姚大斌(系滁州民盟经济支部主委)积极组织会员餐饮企业为滁州二院医护人员和患者免费送去热腾腾饭菜。民建天长支部全体12名会员共捐款3100元,并购买了250公斤84消毒液,捐赠给了天长市一线防疫单位,其支部会员单位募捐30655.92元,并向当地医院捐赠医用口罩8000个。民进会员通过开明慈善基金会、各级红十字会及省市政协等平台共捐款32700元。九三学社会员琅琊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刘静、清流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曹媛媛从年初三开始就每天守在高速出入口、国道出入口冒着严寒为过往司乘人员检测体温工作。
企业扶危济困 勇担责任战疫情
越是危难时刻,越显责任担当。扶危济困、协助互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饮水思源、回报社会,是民营企业应尽的责任。面对疫情,一些爱心企业积极行动起来,纷纷捐款捐物,用大爱真情支援疫情防控工作。苏滁律师事务所全体律师共同为抗疫捐款19200元,并梳理出《“新型冠状病毒”带来的劳动法问题》供市民参考学习。扬子集团筹集捐款14700元,并组织党员志愿者赴菱湖社区开展防疫工作;
皖东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向市一院捐赠了6台洗衣烘干机;安徽金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每天捐赠200吨消毒水定向支持武汉抗疫,累计已达2200吨;来安弘舜农商大市场捐款20万元;滁州香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捐款5万元;安徽梦之翼无人机有限公司向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提出申请用无人机进行防疫服务,目前无人机已投入使用。截止目前,全市已有425家民营企业(企业家)参与捐资捐物,累计金额达1478.20万余元。
帮扶困难特殊群体 爱心传递送温暖
困难群众、特殊群众的冷暖始终是政府的挂心事。突如其来的疫情,给这些群众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一线工作人员积极发扬扶贫帮困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让困难群众、特殊群众在冬日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杨书记,我家老伴的胰岛素要停了,出也出不去,这可咋办呀?”正在卡点值守的来安县三城镇河口村支部书记杨德斌接到刘老汉焦急的求助电话。面对这一情况,老书记知道这肯定不是个例,一边迅速安抚村民的情绪,一边想着解决问题的办法。接完电话后,他立马组织村干部和志愿者在全村范围内摸底排查村民所需的药品和生活生产用品并列出清单,再联系供货商将物品送到三城镇疫情防控卡点??ǖ憷牒涌诖寤褂屑腹锏木嗬?,他就开着私家车去卡点接应物资,为避免交叉感染,物资拿到后车就停在村口,再由党员志愿者将采购到的物品逐一放置在村民家门口。杨德斌表示,“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我们片刻不得马虎。让群众少跑腿,我们多跑腿,这是分内工作!”明光市志愿者杨波在巴黎公馆卡点执勤时,遇到一位80多岁没有戴口罩的老人出门,他急忙上前询问情况,老人说:“我家没有口罩,我药吃完了,需要去买药?!毖畈⒓唇鍪5囊恢豢谡炙透死先耍镏先伺浯骱?。天长市冶山镇集中采购口罩、温度计、酒精等防护物资数百份,向孤寡老人、居家隔离观察人员、困难群众和易感染老年人群免费发放。
加强心理疏导防护 精神帮扶畅舒心
帮扶困难,不仅是帮扶物质上的,精神上的帮扶也尤为重要。如何正确地面对疫情压力,做好心理防护,成为社会密切关注的问题。团市委积极响应,迅速组建成立了12355疫情心理援助志愿服务队,开通12355疫情心理服务热线,为居民在疫情防控期间引发的各类心理问题提供公益咨询服务,积极帮助公众科学对待疫情,减轻疫情对大众心理的干扰及可能造成的心理伤害。明光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的老师们通过电话、微信视频等方式帮助孩子们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的相关知识,理解在家里就是对疫情防控的最好方法。明光市天易心理志愿服务队专门组建了明光市疫”路“童”行未成年人心理援助支援服务队,面向全市开通未成年人心理援助热线。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在疫情面前,危难之时尽显大爱,全体人民众志成城、守望相助抗击疫情,共克时艰,齐心协力共同打赢这场人民健康保卫战。
安徽省滁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
地址:安徽省滁州市政务中心北楼601室 电话:0550—3030546
工作邮箱:wmb3820859@163.com 投稿邮箱:wmb3820859@163.com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者建立镜像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