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滁州疫情防控的一线,有这么一群90后的身影,他们不约而同地冲在了最前面,用大爱与责任,用青春与奉献,守护他们所爱的人,守护他们所爱的城,闪耀在“逆行”的队伍之中。
这样的90后,他是没日没夜坚守在基层,不幸累倒在一线的青年村干;他是放弃家人团圆,誓要守护父辈们曾在SARS期间守护城市的捍卫者;她是不畏生死,第一时间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她是站在防控第一道防线的志愿者,他是不怕苦不怕累更不惧生死的“暖男”护士,他们是……
他,累倒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1990年出生的韩世磊,是一名退役军人,是凤阳的一名青年村干。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他与社区干部群众一道,没日没夜地开展疫情宣传排查,守护在乡村道路的交通卡点上,吃不好、睡不好,劳累过度而致积劳成疾,病倒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在ICU病房中抢救了三天三夜,才脱离危险期,他用自己无悔的青春践行着初心使命。
他们:这次,换我们守护你们

全椒县二郎口镇政府志愿者
全椒县二郎口镇政府有一群90后,最小的98年,虽然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家住外地,但是春节期间他们毅然回归工作岗位,无一请假。他们说:这一次,我们要面对疫情毫不退缩;这一次,我们要挣脱出舒适区奋勇当前;这一次,我们要义无反顾,用实际行动打破了社会对90后独生子女的“偏见”!17年前SARS蔓延,父辈们守护我们平安度过,17年后的今天我们早已成年,这次,换我们守护你们。
她!在疫情抗击一线要求入党
吴敏的日常工作照
吴敏的入党申请书
90后的青年医务工作者吴敏,是首批支援武汉抗击新冠疫情医疗救护队的队员,吴敏在出征当天写下入党申请书,并委托同事递交给所在科室党支部,而当时的她已和队员们一起站在了千里之外抗击疫情的工作岗位上。面对支援武汉的任务,她毫不犹豫的说:“我单身,没有后顾之忧,父母也会理解我的?!?/p>
她!疫情一线的学生志愿者

定远县炉桥镇医院第一道防线处的志愿者杨茜(左二)
守着定远县炉桥镇医院第一道防线处的志愿者杨茜,并不是医护人员,她今年27岁,是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校的一名防疫医学在读硕士研究生。放假在家的她一心想着为家乡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毅然成了一名志愿者。杨茜坚信,只要大家众志成城,科学防控,就一定会战胜疫情,祖国的春光依然温暖明媚。
她!90后女孩的坚强让人心疼
站在队伍中央的付东梅依旧执着坚定
“院长,我要参加院组织的抗疫第一梯队,坚守疫情防控一线……”滁州市光荣院付东梅同志强忍着不久前失去至亲的痛苦,毅然坚定地递上请战书。就在春节前,付东梅的母亲因病刚刚去世,春节期间,她的奶奶被确诊食道癌晚期,困难没有压倒这个女孩,而让她变得愈加坚强。
他!奋战在武汉的95后“暖男”护士

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区重症监护室的“95后”护士王吉文
作为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区重症监护室的一名“95后”护士,王吉文是滁州一院援鄂救护队中年龄最小的队员,也是队中唯一一名男护士。他不怕苦不怕累,他专业技术过硬,脏活累活,总是冲在最前面;他很“暖”,贴心地照顾着每一位鄂救护队队员,被大家亲切的称为“暖男”弟弟。
正如,队长芮晓艳说的那样——穿上防护服他是一名战士,脱下防护服其实他还是个孩子!
现在滁州各地还有无数个90后逆行者们穿过疫区护这个城市,他们面对严峻疫情挺身而出不计生死,他们面对严峻疫情时刻坚信战“疫”必胜。这一次,90后不想“被偏见”,90后要撕掉“标签”,他们要迎难而上往前冲,守护他们所爱的人,守护他们所爱的城。